隧道施工中超前小導管、超前錨桿和超前管棚的區別
類別:行業新聞 文章出處: 滄州市雙洲金屬材料有限公司 發布時間:2022-05-18 瀏覽人次:
1、三者的支護原理不同:
(1)超前小導管的支護原理:超前小導管是穩定開挖工作面的一種十分有效的輔助施工辦法。在脆弱及破碎巖層施工中,超前小導管對松散巖層起到加固作用,注漿后加強了松散、脆弱圍巖的穩定性。
有利于完成開挖后與完成初期支護時間內圍巖的穩定,不至于圍巖失穩毀壞直至坍塌。超前小導管注漿適用于隧道拱部脆弱圍巖,松散、無粘結土層、自穩才干差的砂層及砂礫(卵)石層級破碎巖層。
(2)超前錨桿的支護原理:超前錨桿是沿開挖輪廓線,以較大的外插角,向開挖面前方裝置錨桿,構成對前方圍巖的預錨固(預支護),在提早構成的圍巖錨固圈的維護下中止開挖、裝渣、出渣和襯砌等作業。
超前支護主要適用于圍巖應力較小,公開水較少、巖體脆弱破碎,開挖面有可能坍塌的隧道中,松散地層構造松散,穩定性差,若有公開水時則更甚。在施工中極易發作坍塌,在這類地層中施工時,除減少對圍巖的擾動外,還應增強暫時支護,暫時支護可采用超前錨桿。
(3)超前管棚的支護原理:普通是沿公開工程 斷面的一局部或全部,以一定的間距環向布設,構成鋼管棚護。管棚超前支護是為了在特殊條件下平安開挖,預先提供加強地層承載力的暫時支護辦法。
2、三者的施工央求不同:
(1)超前小導管的施工央求:沿隧道拱部平均布設,環向間距應契合設計央求,宜為30~50 cm,外插角宜為10°~15°。小導管應按設計長度施作,應大于2倍循環進尺,宜為3.5~5.0 m,搭接長度不應小于1.0 m。
應與鋼構架成別離支護。小導管材質和直徑應契合設計央求,宜采用參42mm的無縫鋼管,前端做成圓錐狀,在后端焊接鋼筋箍筋,管體布設梅花形溢漿孔。小導管的安設應采用引孔頂入法。鉆孑L方向應順直。鉆孔深度和直徑應與導管匹配。鉆孔采用吹孔法清孔。
(2)超前錨桿的施工央求:超前錨桿的設置應充沛思索巖體構造面的特征,普通是在拱部縱向設置,稱為拱部超前錨桿,必要時可部分設置在拱腳左近,橫向斜下方一定角度,稱為側墻超前錨桿。
超前錨桿宜采用早強水泥砂漿錨桿或樹脂錨桿,也可采用組合中空錨桿,以盡早發揮超前支護作用。水泥砂漿的強度等級不應低于M20。
若用普通水泥砂漿,則爆破時其強度可能還未抵達央求。當巖體較破碎時,可采用中空注漿錨桿或自鉆式錨桿,可將錨桿和注漿管的功用合二為一,注漿后無需拔出即成為一根錨桿,但本錢較高。
(3)超前管棚的施工央求:鉆孔前,準確測定孔的平面位置、傾角、外插角,并對每個孔中止編號。鉆孔外插角1°~3°以為宜,工點應依據理論狀況作調整。鉆孔仰角確實定應視鉆孔深度及鉆桿強度而定,普通控制在1°~1.5°。
施工中應嚴厲控制鉆機下沉量及左右偏移量。嚴厲控制鉆孔平面位置,管棚不得侵入隧道開挖線內,相鄰的鋼管不得相撞和立交。經常量測孔的斜度,發現誤差超限及時糾正,至終孔仍超限者應封孔,原位重鉆??刂坪瞄_鉆與正常鉆進的壓力和速度,避免斷桿。
3、三者的作用不同:
(1)超前小導管的細致作用:超前小導管是隧道工程掘進施工過程中的一種工藝辦法,主要用于自穩時間短的脆弱破碎帶、淺埋段、洞口偏壓段、砂層段、砂卵石段、斷層破碎帶等地段的預支護。
(2)超前錨桿的細致作用:將超前錨桿打入掘進前方穩定巖層內,末端支承在拱部圍巖內專為超前錨桿提供支點的徑向懸吊錨桿,或支承在作為支護的構造錨桿上,使其起到支護掘進進尺范圍內拱部上方,有效地約束圍巖在爆破后的一定時間內不發作松弛坍塌。
(3)超前管棚的細致作用:主要用于關于圍巖變形及地表下沉有較嚴厲限制央求的脆弱破碎圍巖隧道工程中,如脆弱、沙礫地層和軟巖、巖堆、破碎帶地段。
二、隧道施工中超前小導管、超前錨桿和超前管棚之間的聯絡:
超前小導管、超前錨桿和超前管棚三者均屬于超前支護,是保證隧道工程開挖工作面穩定而采取的超前于掌子面開挖的輔助措施。隧道穿越脆弱破碎圍巖時,開挖擾動會惹起較大的圍巖變形。假定初期支護施做不及時,圍巖變形可能超越其允許范圍,嚴重時惹起掌子面失穩、隧道塌方,構成嚴重經濟損失。此時,需采用超前小導管、超前錨桿和超前管棚3種隧道超前支護措施來控制圍巖的變形,從而抵達保證隧道施工平安的目的。隧道施工中超前小導管、超前錨桿和超前管棚的區別